開展電梯按需維保的條件有哪些
“按需維保試點是在推行‘“自我”聲明+信用管理”的基礎,上,根據電梯安全狀況和運行工況,以提高電梯安全性、可靠性為目標,科學確定現場維保的項目、內容和周期。同時督促維保企業向社會公開現場維保的項目、內容、周期等信息,公開承諾所達到的維保質量目標和效果以及履行承諾的情況,引導使用、維保單位從“重維保過程”向“重維保效果”轉變。

目前定周期定項目的電梯維保模式,一是不能適應不同使用環境和使用頻率的維保需求,二是不利于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技術發展進步;三是維保人員力量無法得到充分利用。按需維保利用電梯遠程監測技術手段,開展“物聯網線.上檢查維護”+“現場保養維護”相結合的按需維保模式。通過監測電梯運行狀況進行線上檢查維護,并根據采集的運行數據和安全風險實際狀況合理安排現場保養項目和周期,有效提高電梯維護保養的針對性和效率。

那么開展電梯按需維保的條件有哪些
如果開展上述的按需維保,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梯云物聯小編認為根據通知,成為試點的條件包含維保單位、使用單位和參與試點電梯等3方面的要求,其中對于維保單位要求有合法資質且不得在分類監管被評為C類(含) 以下等級,使用單位主要是使用責任主體明確,參與試點的電梯要求在用且處于檢驗合格有效期內,具有基于物聯網的遠程監測系統,且已投保電梯責任保險,具體來說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遠程視頻監控。常言說有圖有真相,開展上述的按需維保,首先必須要能夠區分哪些故障是人為故障或不可抗力故障,那么對于維保公司和使用單位來說,首先要分享的便是電梯的遠程視頻監控。
(2)物聯網。按需維保一方面需要有經驗的維保人員的實際查驗和判斷,另外一方面需要對電梯的運行次數、負荷情況、單個部件的運行頻率等進行統計和分析,以幫助維保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維保并逐步建立電梯家庭醫生系統或專家分析系統。這些必須通過充分利用目前發展非常迅速的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技術。
(3)有經驗的維保人員。按需維保情況下,預判出影響電梯運行、可能導致電梯故障的因素成為預防電梯出現故障的前提條件,有經驗的維保人員可以通過其多年的維保經驗和對所維保電梯的熟悉程度,對于實施電梯按需維保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4)“公示+信用管理”?!瓣柟馐呛玫姆栏瘎?,此處的公示不是指對人員行為和個人財產的公示,而是指對電梯按需維保的安全性、可靠性指標,以及電梯實際運行狀態、故障記錄和生命周期中的大修改造費用等情況的信息公示,并將公示中的達標情況與維保公司及相關人員的維保工作信用管理相結合。電梯原本就是居民出行的交通工具,電梯安全與他們息息相關,且他們對所用電梯有直接的體會,所以公眾監督是最合適的一種監督方式。通過公示和信用管理可以督促維保單位和維保人員做好按需維保工作,降低出現以修代保等非正常維保模式發生的可能性。
(5)數據化監管服務模式。以往對電梯維保工作的監管主要是通過檢查電梯維保工作記錄表。這種形式不僅保證不了工作的真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監管成本和低效問題也很突出。在信息公示基礎上,監管部門如果能以信息化平臺提供的數據為依據,把電梯的故障率、困人率作為主要抓手,明確底線考核指標,提綱挈領實施監管,逐步實現電梯安全狀態實時監控、維保工作遠程監督、維保工作記錄在線提交等一系列電梯維保工作科學監管和數字監管的新模式,可以有效地促進維保單位不斷提高按需維保質量。